心理健康咨询热线:17391183269
2025-08-31
许多家长发现,孩子在家时能吃能睡、活泼健康,可一到学校就频繁出现头晕、肚子疼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问题。这很可能是心理压力以身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,也就是“心理问题躯体化”。
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?
学业压力过大
考试、作业、成绩排名等让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身体通过不适反应“抗议”。
社交焦虑或人际关系困扰
害怕被同学排挤、担心老师批评,或无法融入集体,导致心理压力转化为躯体症状。
分离焦虑(低龄儿童常见)
对父母过度依赖的孩子,离开家后容易因情绪紧张而出现腹痛、呕吐等情况。
逃避心理
如果孩子潜意识里“不想上学”,身体可能会“配合”制造症状,以达到回避目的。
家长该如何应对?
✅ 耐心倾听,不轻易否定
不要简单说“你就是装病”,而是温和询问:“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了?”
✅ 帮助孩子缓解压力
调整学习节奏,适当降低期望值,避免过度施压。
✅ 与老师沟通,改善环境
了解孩子在校情况,必要时请老师协助引导同学关系。
✅ 逐步适应,建立安全感
对于分离焦虑的孩子,可以从小段时间开始适应,比如先陪读半天,再慢慢延长。
✅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
如果症状长期持续,可咨询心理医生或儿童心理咨询师,进行科学干预。
结语
孩子的身体不适,往往是心理世界的“求救信号”。家长的理解、支持和正确引导,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摆脱困扰,健康快乐地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