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咨询热线:029-88623959
2025-04-19
孩子本应是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、对世界的好奇踏入校园的,可当抑郁情绪悄然来袭,厌学的念头如蔓草般滋长,这无疑是家长和教育者最揪心的事。
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们需从心理层面给予孩子全方位的关怀与引导。
一、理解抑郁情绪的根源
抑郁并非孩子无端生出的情绪,它可能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。学业压力首当其冲,过度的学习任务、激烈的竞争环境,让孩子时刻处于紧绷状态。他们害怕成绩不佳会辜负父母期望,担心被老师批评、同学嘲笑,长期累积的压力如同压在心口的大石,渐渐压弯了他们对学习的脊梁。
家庭氛围也不容忽视,父母争吵、离异、过度溺爱或忽视,都会让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,难以安心学习。此外,孩子自身性格特点也会影响,内向、敏感、自尊心强的孩子,更容易因一次小挫折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,进而产生抑郁情绪与厌学心理。
二、建立安全的心理港湾
家庭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。父母首先要调整自身情绪,避免因焦虑而对孩子施加更多压力。要营造一个温暖、宽松的家庭氛围,让孩子知道无论成绩如何,他们都是被无条件爱着的。每天抽出固定时间与孩子交流,不是单向的询问学习情况,而是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、感受。
当孩子表达对学习的不满或困惑时,不要急着反驳或批评,而是给予共情,比如“我能理解你现在觉得学习很累,妈妈/爸爸也有过这样的时候”,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,愿意打开心扉倾诉内心深处的抑郁情绪。
三、重塑学习的积极心理
要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,不再将学习视为单纯的分数追逐。可以带孩子参观科技馆、博物馆,让他们看到知识如何改变世界;也可以分享一些因学习成就事业、实现梦想的人物故事,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。
同时,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将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,每完成一项就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,哪怕是一句表扬、一个拥抱。这样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,逐步克服对学习的恐惧与厌倦,重塑积极的学习心理。
四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
当孩子的抑郁情绪较为严重,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时,家长要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。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诊断,能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。
他们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技术,帮助孩子识别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,比如将“我怎么这么笨,这道题都不会”转变为“这道题有点难,但我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答”。在咨询师的引导下,孩子还能学会情绪调节技巧,如深呼吸、冥想等,来缓解抑郁情绪,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。
孩子抑郁厌学是一场心灵的迷途,但只要我们从心理层面给予足够的理解、支持与引导,就能帮他们找到回归学习正轨、拥抱快乐人生的路。这需要家长、学校、社会的共同努力,用爱与耐心为孩子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,让他们在阳光下重新绽放对学习的热爱。